《亚洲男科学杂志》 2007; 9(4): 438-444

【综述】精子成熟和获能期间质膜的超分子组织结构

Roy Jones, Peter S. James, Liz Howes, Andreas Bruckbauer, David Klenerman(英国)

目的:本研究使用多种高分辨率显微技术来观察精子质膜上的脂质和蛋白的组织结构和运动。我们由此提出精子在获能时存在的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扩散屏障、某些分子被限制在特定的表面区域、极化以及胆固醇在调节脂筏和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在牛、猪和羊的精子赤道板区发现了一个富含磷酸化蛋白质的新区域(EqSS),EqSS是精子在附睾内成熟时组装而成的。用荧光成像技术来跟踪分子在精子头部的扩散。 结果:单一脂质分子可以在精子质膜上自由移动,但无证据表明其被固定在某一区域。然而大部分脂质集合体在顶体后区和赤道区之间无交叉,表明这两个区域存在分子筛选。结论:质膜胆固醇微量减少能使脂筏成分伴随着细胞内蛋白的磷酸化扩大或增加。但胆固醇过多移动会打乱脂筏的分布,从而停止细胞内蛋白的磷酸化。这些技术改变了长期以来对精子质膜上的脂质和蛋白组装成大的复合物的方式以及这些大的复合物对卵子识别和融合的调节的认识。

关键词:胆固醇;脂筏;单分子;精子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