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性学杂志》 2012; 14 (1): 121-129
男性不育的生理和社会层面:心理治疗效果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势的综述
Jane RW Fisher,Karin Hammarberg (澳大利亚)
目前,对于男性不育症心理学治疗的研究远不及对女性的研究。本文主要综合分析了当前男性不育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研究结果,同时讨论了这些研究结果对男性不育治疗方案和今后研究方向的启示。本文系统检索到73 篇研究, 主要报道了男性成为父亲的意愿以及辅助生殖治疗、不育治疗失败和男性不育症诊断的心理和社会学研究。尽管这些研究的概念、方案、参数设置和数据收集千差万别,但是其结果具有合理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论可育与否,无子女的育龄男性与同年龄段的女性一样渴望有自己的孩子。不育症诊断和就诊意愿都与不育引发的焦虑有关,同时无效的治疗能导致患者持续地情绪低迷,但是患严重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并不比正常人群高。与社会隔离的不育男性,采取逃避的社交模式,抗压能力弱,比没有这些情况的男性更容易焦虑。相较之文字信息,不育症男性更青睐面对面的交流治疗,同时他们更愿意接受专业的不育临床医生的感情支持,而不愿意寻求精神科医生、自助组织和朋友的帮助。然而,那些有组织的专业心理教育团体,尽管会经常进行说教式治疗,但还是可以给患者轻松随意地倾诉和交流自身不育经历的机会,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关于男性不育症的心理和社会层面,还存在很多的知识空白,比如导致不育症患者寻求、坚持和最终放弃治疗的心理因素;侵入式治疗过程的经验;辅助生殖治疗受孕后心理状况;收养和不育引起的伤心和羞辱。资源缺乏的国家基本没有任何关于不育男性心理的研究数据。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男性不育,临床心理护理,心理
此摘要文献来源: Fisher JR, Hammarberg K.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infertility in men: an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ly informed clinical care and future research. Asian J Androl 2012; 14: 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