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性学杂志》 2012; 14 (2): 260–269
精子制备:生理学方面的最新水平及先进的精子制备方法的应用
Ralf Henkel (南非)
在辅助生殖(ART)领域,已有很多技术能用于分离可与卵母细胞融合的精子。早期的方法仅集中于分离可生育的、有活动能力的精子,但随着ART的发展,特别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的出现,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仅用这些参数来选择最适合受精的精子是不够的。传统的精子制备技术包括游动测试、密度梯度离心和玻璃纤维过滤,这些方法不能很有效地得到无DNA损伤的精子,因为这些不是生理学上的技术,不能模拟在自然状态下,在女性生殖道中严格的精子筛选过程,这个过程中仅允许数千万精子中的一员与卵细胞融合。女性生殖道中进行精子筛选的部位包括子宫颈、子宫、子宫输卵管连接、输卵管、卵丘和透明带。所以,新的精子制备方法主要建立在(i)基于“运动型精子细胞器形态学检查”方法的形态学评估;(ii)电荷;(iii)精子细胞的分子结合特性。利用精子在试管壁表面的粘附或电泳分离的分离方法是基于电荷的原理,而分子结合技术则是用膜联蛋白V或透明质酸 (HA)作为基底的。这类技术有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CS), 膜联蛋白V活化玻璃纤维过滤,流式细胞术以及从HA板和包含HA的介质中挑选出用于ICSI的精子。今后的技术发展可能包括拉曼显微测谱术、共焦对光吸收、散射光谱显微术和偏振显微术。
关键词:先进的精子选择,仿生学,传统的精子选择,女性生殖道,生理学的精子选择
此摘要文献来源: Henkel R. Sperm preparation: state-of-the-art—physiological aspects and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sperm preparation methods. Asian J Androl 2012; 14: 2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