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性学杂志》 2012; 14 (3): 505–508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
Jian He, Zhao-Chong Zeng, Ping Yang, Bing Chen, We Jiang and Shi-Suo Du (中国)
本文为了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研究搜集1997—2009年间诊治的11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诊断原发灶时Gleason评分、诊断原发灶时临床分期、是否内分泌治疗、是否行去势术、原发灶是否放疗、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时PSA和ALP水平、有无周围器官侵犯、有无区域和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伴骨旁软组织侵犯及其他脏器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生存率计算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发现随访率为100%,1、3、5年随访例数分别为103、79、5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1%、60.9%、49.8%,中位生存期为48.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χ2=7.18,P=0.028)、诊断原发灶时Gleason评分(c2=8.58,P=0.014)、诊断原发灶时临床分期(c2=10.62,P=0.014)、骨转移灶数目(c2=6.87,P=0.009)、骨转移时ALP水平(c2=8.95,P=0.011)、有无周围器官侵犯(c2=9.03,P=0.003)和有无非区域淋巴结转移(c2=12.45,P=0.000)的生存率有差异,余各项无差异。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时ALP水平(c2=4.077,P=0.020)、诊断原发灶时Gleason评分(c2=4.573,P=0.044)和是否有非区域淋巴结转移(c2=3.934,P=0.030)是影响预后的因素。骨转移时碱性磷酸酶水平、诊断原发灶时Gleason评分和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测因素,这些预后因素将有助于我们确定适当的放射治疗分割方式和治疗剂量。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骨; 预后因素分析
此摘要文献来源: Jian He, Zhao-Chong Zeng, Ping Yang, Bing Chen, We Jiang and Shi-Suo Du.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prostate cancer. Asian J Androl 2012; 14: 505–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