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性学杂志》 2012; 14 (5): 758-765
中国某艾滋病流行彝族社区青年偶遇性行为及伴发性关系现状分析
Yi Yang, Rong-Sheng Luan, Peng Liu, Chun-Lin Wu, Ying Zhou and Wen Chen (中国)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感染率较高,其传播途径从静脉吸毒转变为异性性行为传播。但是,关于凉山彝族(凉山人口以彝族为主)艾滋病经异性传播的专题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阐述彝族村民“以个体为中心”的性网络特征,估计其偶遇性行为的发生率。我们对15~35岁、过去1年内有过性行为的彝族村民(n=108)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他们的性行为和性网络信息,并通过个别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收集性行为社会规范的补充信息;随后,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报告有过偶遇性行为,且66.7%存在多性伴现象。仅有21.3%报告曾使用过安全套。过去一年,总计137个性伴涉入153个性关系中。在所有报告的性关系中,67.3%开始的时候均为偶遇性关系。成员数≥3的性网络成员中,56.9%处于伴发性关系状态。未婚(OR:2.11;95%CI:1.03-4.33)和年龄小(OR:0.89;95%CI:0.83-0.95)者更易处于性网络成员数≥3的状态中。以个体为中心性网络的网络大小(OR:2.99;95%CI:1.17-7.66),理论对子数(OR:0.54;95%CI:0.39-0.74)和弱成分数(OR:0.19;95%CI:0.06-0.67),以及性别均与是否处于伴发性关系状态相关。因此,四川彝族的艾滋病干预应重视伴发性关系问题,同时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关键词:AIDS,中国,伴发性关系,以个体为中心,少数民族,HIV,性行为,性网络,彝族
此摘要文献来源: Yi Yang, Rong-Sheng Luan, Peng Liu, Chun-Lin Wu, Ying Zhou et al. Casual sex and concurrent sexual partnerships among young people from an Yi community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HIV in China. Asian J Androl 2012;14: 75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