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21日,由《亚洲男性学杂志》、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共同主办,《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协办的“转化医学时代的不孕不育诊疗: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古都西安胜利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亚洲男性学杂志》及《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一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技术中心主任师娟子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主任李铮博士担任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殖医学专家,妇产科专家和男科学专家500余人在西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不孕不育诊疗中的转化医学的现状和未来。研讨会根据转化医学战略,把①不孕不育诊疗最佳临床路径,②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 ③减少与预防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的可能风险,④加强生殖中心与人类精子库管理及能力建设作为四个切入点,特邀包括中国科学院张永莲院士,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乔杰教授,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6位国外专家在内的三十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会议上做了涉及基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学术报告。与会者共同梳理了不孕不育研究与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各种有见地的建议以及实施方案,并纷纷表示将在自己的领域内努力实现有成效、有实际意义,为老百姓造福的转化医学研究。另外,大家更进一步地达成几个共识,实验的临床要求是我们的出发点,转化医学不是口号与标签,而是理念与战略;转化医学不能停留于基础联系临床的思维,转化医学成功的关键是完整的流程、明确的愿景以及促进转化的机制。
除了组织传统的大会主题报告以外,本次研讨会还通过以下一些别具一格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1)研讨会非常注重深入有效的互动,每一个主题报告必安排现场点评及自由讨论;安排有关少弱精症治疗的专题辩论;组织不孕不育典型病例诊疗最佳途径的深入讨论;(2)显微外科在男科学中的应用培训,包括了专家的手术现场示教和学员的实战操作;(3)卵子、卵裂期胚胎、囊胚及稀少精子的玻璃化动容,包括授课和操作练习;(4)组织了第一届亚洲睾丸生物学培训班,大会主席王一飞与三位特邀的海外专家从宏观和具体的研究工作两个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睾丸生物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当前的研究热点及精子发生的激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并分析了睾丸生物学研究的临床医学需求和其中的转化医学问题;(5)SCI论文写作培训,由《亚洲男性学杂志》的编辑与作者读者见面,交流论文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6)对年青学者的论文进行点评。
正如大会主席王一飞教授在大会总结报告中指出:这次大会对转化医学时代不孕不育研究及临床的未来发展战略取得了共识;会议建议国家加强中国不孕不育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全国生殖医学中心与人类精子库的信息收集及信息共享;建议聚焦三个多学科合作的重点研究课题:①不孕不育诊疗的最佳临床路径;②辅助生殖技术和可能风险的机制和防治;③精子功能检测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三天的短暂交流,报告精彩纷呈,与会专家的交流意犹未尽,共同期待中国的生殖医学,男科学和妇科以及其它领域能够通过有效的多学科合作,将我们的美好愿景转化成具体行动,转化为有效的实际成果,为广大人民造福,推动中国生殖医学事业跨上新的台阶。
 开幕式
 专家报告
 亚男作者见面会
 听众提问
 亚男全体
 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