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性学杂志》 2015; 17 (5): 730-736
来自于附睾的胞外mi c r o R NA作为潜在的细胞 间通信媒介 核糖核酸(RNA)过去被认为是作为基因与蛋白在翻译 过程中的中介而存在于细胞内部的。然而,据现在估计,约 有98%的哺乳动物基因组产物以非编码RNA的形式存在,这 些非编码RNA参与了多样化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并且可以 通过细胞外的通信作用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例 如,microRNA是一种长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它在细胞 内通过内切酶对它前体的剪切形成,并且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成为细胞外microRNA,通过RNA干扰作用参与靶细胞基因转 录后表达调控。我们和其他的学者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现在人 类附睾的不同位置存在不同microRNA类群的表达,从小鼠敲 除模型上得到的结果提示,这些microRNA可能参与了对雄性 生育能力的调控。值得注意的是,包括microRNA-888(miR- 888)在内的一些microRNA仅表达于人类与非人灵长类动物 的生殖系统中,在附睾中通过被称为附睾小体的细胞外囊泡 释放至浸润精子的液体中。除了与成熟精子的细胞膜交互作 用外,这些包含microRNA的细胞外囊泡还与位于它们释放位 点下游的上皮细胞发生通信,提示这些microRNA参与了对附 睾功能的管腔外分泌调控作用。除了在附睾中作为细胞间通 信媒介的潜在功能外,这些细胞外microRNA也能作为用于男 性不育非侵入性诊断的潜在分子靶点。 关键词:Dicer;附睾,外分泌因子;细胞外囊泡;细胞间通信;microRNA;旁分泌调节;转录后基因调控;精浆;精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