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性学杂志》 2010; 12 (2): 203-214
前列腺腺癌高危(UK)和低危(India)人群良性前列腺I/II期代谢酶定量基因表达水平和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初步研究
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腺癌(CaP)作为潜伏疾病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较为一致,但是易感性却差异很大。前列腺作为激素反应性组织,拥有对诸多外部环境中的前致癌物或内源性激素进行生物转化的代谢能力。是代谢能力还是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决定了CaP易感性的地域差异,这一点目前还不清楚。我们在获得伦理许可后,得到了从高危地区人群(n = 12,英国白种人)和低危地区人群(n = 14,印度亚洲人)中接受前列腺经尿道切除术后患者的良性前列腺组织。用定量基因表达法测量细胞色素 P450 (CYP)1B1, N-乙酰转移酶(NAT)1, NAT2,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COMT),硫转移酶(SULT)1A1, ERα, ERβ和芳香酶(CYP19A1)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法对CYP1B1、ERα或ERβ的表达或缺失进行定量测量,并查明其原位定位。两组人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或激素水平匹配良好,本研究所测量的基因表达水平相近,然而CYP1B1 和ERβ的蛋白水平差异显著。CYP1B1染色倾向位于基底腺上皮细胞,呈细胞核相关,在英国白种人的前列腺中要高于印度亚洲人(P = 0.006)。 与此相反,ERβ染色在印度亚洲人中阳性率较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人群良性前列腺的代谢能力和ER状态的差异,可能表现为对有临床意义的CaP的易感性各不相同。
关键词:CYP1B1,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种族间,前列腺,实时定量PCR |